10月30日,“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”(宁夏站)活动走进北方民族大学。该活动由国家图书馆(国家古籍保护中心)、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宁夏图书馆(宁夏古籍保护中心)和北方民族大学承办。
当天,在活动专题讲座上,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、副研究馆员李丹以《故纸载道 文脉同心——从古籍保护到中华文化传承的实践路径》为题,带领师生走进古籍的“前世今生”。讲座围绕古籍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,从“古籍何谓”“古籍何来”“古籍何依”“古籍何往”四个方面介绍古籍的发展历史及独特价值。
宁夏图书馆古籍修复团队现场演示古籍装订、朱墨传拓、雕版印刷、墨韵书香等传统技艺。修复师们手法娴熟,将古籍修复与传统印刷技艺生动呈现,让师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,活动吸引百余名师生前来体验和交流。
“古籍是中华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瑰宝,保护古籍是时代使命和文化责任。‘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,有助于青年学子树立古籍保护理念。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北方民族大学的合作交流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同构建多元参与、协同高效的古籍保护新格局。”宁夏图书馆馆长、宁夏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陶爱兰说。(记者 张涛)